能源

极寒环境高压电缆终端绝缘特性试验开展

2025年06月17日 | 查看: 49863

  “室温已降至-25℃。”日前,在国网天津电科院的大温差环境电缆技术实验室内,一场揭示高压电缆终端运行奥秘的关键试验正在进行。国网天津电力科研人员正紧盯屏幕,实时监测一组220千伏高压电缆终端在不同气温下内部界面温度与压力的细微变化,这是国内首次针对极端低温条件下高压电缆终端绝缘特性的系统性试验。

  近年来,华北地区极端寒潮天气频发,传统电力设备运维手段面临严峻挑战。为保障城市“电力动脉”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运行,国网天津电力科研团队历时两年,建成了温度梯度可控的大温差环境电缆技术实验室,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关键科研基础设施。

  为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在试验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穿心变压器保持电缆负载状态,模拟真实运行工况。技术人员在电缆终端内部加装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终端内部界面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规律。根据华北地区冬季气温特点,试验设置了-5℃、-15℃、-25℃三个典型低温工况点,预计耗时80小时,获取高负载条件下多组“温度—压力”关联数据。同时,试验将数据与低负载工况条件下进行对比,进行纵向与横向多维度分析,为制定冬季高压电缆运维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极寒环境高压电缆终端绝缘特性试验开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度越低,界面压力越小,电缆的绝缘性能也会相应降低。”国网天津电科院科研团队负责人宋鹏先介绍,“通过建立环境温度与终端界面压力的关联模型,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温度条件下电缆终端的界面放电风险。”

极寒环境高压电缆终端绝缘特性试验开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悉,本次试验将持续两个月。后续,科研团队还将开展保温毯对高压电缆GIS终端绝缘特性的影响研究。该实验室不仅服务于电缆终端研究,更为各类电网设备搭建了极端环境可靠性验证平台,为应对极端天气挑战、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记者陈曦 通讯员王建慧 张扬)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 专访丨稳步发展的中国为投资者带来重要机遇
      • 新华全媒+丨探访高考评卷现场:让每一分有理有据
      • 新华鲜报丨田野里的“硬把式”!“三夏”时节看农机之变
      • 新华每日电讯丨石榴花开映北疆
      • 文化新观察丨1.1万余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 全球连线丨用无人机来“踢”一场足球比赛
      • 草原上的迁徙之路
      • 创意情景剧:这届“隐患”太难了

              推荐阅读:

              时尚家居Bien&Grand品牌发布会圆满落幕

              十三年如一日,胜芳家具,行业健康发展的风向标

              村民联名揭发“村霸”恶行

              我国地热资源量约占全球1/6,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让地热能“热”起来

              北大荒集团秋收生产告捷 预计粮食总产超450亿斤

              前三季度网络零售拉动消费效应显著 ​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第六届进博会将全面线下举办

              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共绘“一带一路”发展新画卷

              深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超15万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