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全国虚拟电厂建设加快推进

2025年04月14日 | 查看: 52597

到2027年,调节能力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全国虚拟电厂建设加快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开展,储能领域全产业链的近800家企业参加。图为观众在展会现场了解虚拟电厂管理系统。  杜建坡摄(人民视觉)

全国虚拟电厂建设加快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虚拟电厂对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统运行方面,可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多种调节服务。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可组织负荷资源开展需求响应。在市场交易方面,可聚合分散的资源参与市场交易。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虚拟电厂建设,广东、山东、山西等省份发展较快。但总体看,全国虚拟电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对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还缺乏统一认识,适应虚拟电厂发展的管理要求、市场机制和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意见在规范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提升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完善参与电力市场等机制、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

  意见提出,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推动虚拟电厂立足核心功能,公平参与各类电力市场或需求响应,获取相应收益。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提供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意见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电力领域开发建设的有效举措。相对于传统的能源项目,虚拟电厂具有资金需求相对较小、运营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适宜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投资。从发展情况看,深圳等部分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投资运营虚拟电厂的主力。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虚拟电厂,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记者 廖睿灵)

【纠错】 【责任编辑:石海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感知消费趋势 共享开放机遇
      • 新华全媒+丨一条鳄鱼“游出”致富产业链
      • 新华视点丨江苏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 记者手记丨西辽河复苏背后的生态之变
      • 特写丨八步沙林场通水记
      • 追光丨跨越万里来中国,他们都怀有“大侠梦”
      • 专栏丨美国滥施关税殃及贸易伙伴——以澳大利亚为例
      • 微纪录丨强风下的“逆行者”
      • 丁香花开 诗韵自来

              推荐阅读:

              从同质化中找不同,胜芳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山竹”过后,齐心协力全力开展救灾复产

              新华全媒+|开放 包容——境外采购商眼中的广交会

              佛山市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走向深海加速下乡 风电开启新增长空间

              这些优势企业缘何落户东北小城?——黑龙江甘南县域经济发展一线观察

              全力以赴保障粮食丰收——各地加快推进秋季农业生产扫描

              北大荒集团秋收生产告捷 预计粮食总产超450亿斤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金融监管总局详解前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