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2024年07月02日 | 查看: 49974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受访单位供图

  6月28日,记者来到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见到纵横交错的“钢管森林”旁矗立着3个银灰色集装箱,以及1个小型储氢罐。这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它于近日在广州正式投运。

  据介绍,该装置在国内率先实现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这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

  “这个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介绍,“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绿氢’。将这些氢气收集到储氢罐,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到燃料电池模式后,装置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

  研发团队先后取得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技术突破。目前该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相比传统电解制氢技术,该装置的效率提升了20%—30%。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介绍,该装置可作为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并储存起来,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它还可作为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及各类应急情况下,将储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使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绿色低碳。

  该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作为小型、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单元,未来通过模块化叠加组合,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达到兆瓦级。”杨怡萍说。

  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到“十五五”期间,该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

  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龙云认为,通过“电—氢”转换,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这既能大幅增加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最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记者叶青 通讯员黄欣然 黄旭锐)

【纠错】 【责任编辑:石海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 新华全媒+丨这项超大型交通工程 攻克这些世界级技术难题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中美青年相聚鼓岭共话未来
      • 港澳连线丨特写:香港维园庆回归 AI科技很“圈粉”
      • 追光丨这一天,听听这些奥运健儿的心声
      • 经济参考报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待完善 
      • 全球连线丨“一滴汗”就能检测健康状况?
      • 把信仰带回家
      • 楚歌的回响

              推荐阅读:

              民航客运市场稳步恢复

              新华网2023“双碳”创新示范案例征集启事

              金融持续发力促消费、稳投资——从三季度金融数据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两部门联合发布办法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中石化衡阳石油:“爱跑98”上线 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2023年前3个季度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同比增长9.2%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开幕

              万亿增发国债将加快落实项目建设

              今年前9个月我国人民币跨境收付38.9万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