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证监会修订IPO现场检查规定 强化“申报即担责”

2023年11月13日 | 查看: 74089

  首发企业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检查后申请撤回、检查中多次出现同类问题、阻碍检查等行为将面临更严格的制度约束。证监会日前宣布,为进一步强化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督促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归位尽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按照注册制改革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证监会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下简称《检查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现行《检查规定》于2021年1月发布实施,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及工作要求做出系统规定,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2021年1月《检查规定》发布以来,证监会累计对95家首发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工作,对信息披露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从严采取监管措施。总体来看,现场检查作为IPO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及书面审核问询的有效补充,对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引导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提高执业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体上看,《检查规定》实施以来,既积累了部分实用管用的监管经验,例如通过强化第三方监督提升检查抽签透明度、召开现场检查集体会商统一问题处理标准、通报检查处理结果增进市场预期等,需要在制度层面及时予以固化,也面临一些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部分检查对象在抽中现场检查后随意撤回发行申请、个别检查对象对检查工作消极配合等,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补足监管要求。

  在总结试点注册制以来现场检查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证监会本次对《检查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强化“申报即担责”,对检查后申请撤回、检查中多次出现同类问题、拒绝阻碍检查等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制度约束;二是规范检查操作,进一步明确检查前统筹、检查中推进以及检查后处理的具体程序及要求,统一检查标准,提高检查规范性;三是对《检查规定》中部分适用于核准制的表述进行调整。

  《检查规定》明确,检查对象、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或其相关责任人员拒绝、阻碍现场检查的,证监会和交易所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检查对象确定后,检查对象撤回发行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的实施,也不影响证监会和交易所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最近二十四个月内,检查对象、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或其相关责任人员因现场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自律监管措施等,本次现场检查又发现同类问题且性质严重的,证监会及交易所可以从重进行处理。(记者 吴黎华)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

推荐阅读:

夜游市场规模将达一点五七万亿元 夜间文旅释放消费潜力

在Harbor House转椅上,遇见风靡60年的设计

广东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

“广州之夜”连续4年闪耀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纷纷点赞广州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580亿元项目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签约

北大荒集团秋收生产告捷 预计粮食总产超450亿斤

Vlog丨在2023世界VR产业大会感受“黑科技”

中秋灯会约定你!

路行者|中国石化王志伟:十三载青春扎根“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