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聚集“化工热力学与大数据” 听业界大咖如是说

2025年07月17日 | 查看: 40173

7月13-18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50年来首次联袂在中国召开,以“迎接全球挑战的化学工程范式变革”为主题,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6大洲66个国家的近5000位顶尖科学家、行业领袖、企业精英参加盛会。

其中,“化工热力学与大数据”分论坛于15-17日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围绕绿色化学、可持续材料、高效能源转换、精细化学品合成及智能化生产系统等前沿议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性能,降低能耗与成本。同时,聚焦于化学产品工程的核心—从分子设计到过程优化,再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展现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聚集“化工热力学与大数据” 听业界大咖如是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大数据与智能设计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陆小华教授表示,在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牵引下,化工基础理论发展、工程技术更新迭代所需基础物性严重缺失,亟需人工智能方法引入的化工物性获取新范式。

聚集“化工热力学与大数据” 听业界大咖如是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包括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Gabriele Sadowski教授在内的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应从三个方面重点加快突破:一是理论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化工大数据的可溯源和准确性是化工今后智能化设计的关键,需要有基于分子间作用的机理模型的介入;二是现代化工基础数据的获取,以及构建基于化学工业过程、实验研究、文献数据等多维度、全链条的化工大数据库;三是低碳目标下产品及工艺智能设计,面向实际应用的数据清洗、机制获取、工艺优化、技术迭代的工业研究新范式。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核心在数据可靠性与规范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在人工智能新时代下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传统由经验驱动的化工生产研发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智能新范式?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电子化学品行业中心科技副总师施航认为以下工作急需展开;第一开发明确具体的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发挥协同优势,实现数据多方价值,推动数据共享流通,深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第二建设统一的规则机制和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促进数据可持续发展;第三开展数据提供方、使用方和服务方生态体系的建设,实现多元主体间数据共享、共用、共治。

本场分论坛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瑞典、俄罗斯、日本、印度、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120余位国际顶尖化工热力学与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其中外籍参会人数高达32%。分论坛组委会精心安排了多达52个口头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学者在化工基础数据、多尺度介观机制、化工智能化等方面的积极讨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展现了新兴技术背后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完美结合的魅力所在。

【纠错】 【责任编辑:张昊哲】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暖流
      • 新华全媒+丨“避暑经济” 激发松花湖“生态文旅”新活力
      • 时光相册丨带你“穿越”回那个年代的暑假
      • 生活观察丨无糖食品:甜蜜背后有隐忧
      • 经济参考报丨经济韧性凸显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 科普丨热浪中别只看普通气温 专家解析“湿球温度”
      • 中东战地手记丨在自己的土地上感到恐惧、不安和愤怒
      • 在这里,邂逅汉魏盛景
      • 美国花旗参农的关税烦恼

              推荐阅读:

              夜游市场规模将达一点五七万亿元 夜间文旅释放消费潜力

              新项目纷呈 夜经济“点亮”消费新空间

              好消息:北京装修复工啦!钻牌之家装修材料一站购全

              616胜芳国际家具博览会开启“线上云展+直播带货”新模式

              从白云山下的“两口大锅”开始改革开放 广药集团冲刺世界500强

              中国石化发布“一带一路”十年履责报告

              36年前的手工月饼什么味道?这位老点心师没忘

              走向深海加速下乡 风电开启新增长空间

              我国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

              隆基绿能雪兰莪光伏组件厂正式投产 马来西亚布局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