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2025年06月26日 | 查看: 48309

  图①:船舶靠泊“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处理集群。 唐俊冰摄(人民视觉)

  图②:“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示意图。 中国海油供图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③:“深海一号”能源站。 徐海舟摄(人民视觉)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25日,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开井生产,“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这意味着,“深海一号”大气田23口水下气井全部“上岗”,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项目于2021年6月投产,二期项目分南、北、东3个井区部署12口水下气井,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5条深水脐带缆,构建起地理距离跨度超过170公里、作业水深跨度超过1500米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二期项目开发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自然条件,一组数据可直观呈现:

  “深层”,12口水下气井总井深超6万米,相当于近7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高温”,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38摄氏度;“高压”,地层最高压力达到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

  “海上建井和水下生产系统搭建面临巨大技术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完井总监王恒告诉记者。

  为何要啃“硬骨头”?在我国,海洋油气已成油气上产的“主阵地”,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的约八成。而在海洋油气中,近年来约2/3的海洋油气新发现集中在深水区。

  王恒介绍,为了保障二期项目顺利投产,技术团队联合高校院所展开针对性研究,形成了5项世界首创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带动一批装备和产品实现国产化,作业整体提效超30%。

  技术攻关之外,还有模式创新。二期项目在业内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的开发模式,让建成近30年的浅水气田生产装置“变身”为油气传输枢纽,将深水油气引至此处进行综合处理。

  据悉,“深海一号”大气田目前已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气田所产的深水天然气能够通过香港、海南三亚、广东珠海等地的陆岸终端,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并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记者 丁怡婷)

【纠错】 【责任编辑:石海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亚投行十年发展观察
      • 新华全媒+丨特写:万里征途 英雄魂归
      • 新华视点丨活力新经济:跨境贸易与消费新赛道
      • 记者手记丨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
      • 国际观察丨“全世界都看到美国正在自毁声誉”
      • 秀我中国丨常州:从烧烤店到绿茵场,草根梦想终能燃成光
      • 追光丨炎炎夏日,这里的滑雪场“上新”啦!
      • 揭开江南地域文明的神秘面纱
      • 海昏侯墓考古:侯爷常针灸?

              推荐阅读:

              中国移动发布86 NEXT,率先实现行业大模型应用破冰

              616胜芳国际家具博览会开启“线上云展+直播带货”新模式

              财政部将在香港增发160亿元人民币国债

              新华网2023“双碳”创新示范案例征集启事

              国家外汇管理局:预计我国经常账户仍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开幕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经营机构范围扩大

              天津市与中国五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国网泰宁县供电公司:贴心服务 让秋收用电更可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