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控排行动成效显著

2025年06月11日 | 查看: 65314

  记者6月9日获悉,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在日前举行的2025甲烷大会上说:“2024年,我国煤矿瓦斯抽采量135亿立方米,利用量超过60亿立方米,利用率为44.4%。”目前,我国已建成20余个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氧化利用项目,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成效显著。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强度高达二氧化碳的30倍,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的特点。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等11部门印发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提出,推进能源、农业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甲烷排放控制。

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控排行动成效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煤炭甲烷是我国能源活动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刘文革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为煤矿甲烷减排提供了新动能。根据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符合条件的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风排瓦斯利用项目可申请CCER。

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控排行动成效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各地开展了甲烷资源化利用工作。比如晋煤集团建成年处理量超过10亿立方米的瓦斯液化基地,采用膜分离与变压吸附技术,将瓦斯提纯为液化天然气(LNG),用作汽车燃料和城市燃气。据悉,该项目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得额外收益,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0万吨,实现了资源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结合。

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控排行动成效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煤矿瓦斯利用量持续提升外,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刘杨说,我国能源、农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甲烷控排行动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比如推动油气生产厂站开展甲烷泄漏检测与修复,强化油气甲烷排放控制成熟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说,未来,相关部门还须加快构建包括甲烷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的观测、监测、核查等智能化网络体系;建立大数据模拟平台,有效评价相关政策、行动的效果和效益,以及继续开发相关的标准和方法学等。

  “同时,应大力开展煤炭甲烷减排技术创新,特别是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的科技创新,包括直燃、多孔介质燃烧等技术。”刘文革说。(记者李禾)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2025年夏季粮油收获一线观察
      • 特稿丨中非共谱非洲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新华全媒+丨特写:一座中美人民共建的纪念馆
      • 新华鲜报丨11万列!中欧班列跑出亚欧大陆“新时速”
      • 追光丨健身“Buff”已加载 健康中国“动”不停
      • 文化新观察丨基层作家崛起:新时代大众文艺的创作新力量
      • 新华视点丨看病比人贵 宠物保险靠不靠谱?
      • 解锁“流溪桂味”清甜密码
      • “洋朋友”在松江“遇见”江南

              推荐阅读:

              智慧科技赋能,胜芳家具展引领数字展会新趋势

              踏破铁鞋“有”觅处——胜芳国际家具博览中心帮您选家具

              坚决阻断疫情蔓延到广东 确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第21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广州举行

              新华全媒+|开放 包容——境外采购商眼中的广交会

              中秋灯会约定你!

              五部门: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财政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 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中国煤科:数智赋能 科技引领 全面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近四成矿产储量均有上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