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唐山4月10日电(张昊哲)4月8日至9日,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本次大会以“促进产业协同 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国钢结构行业的5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参与,共同探讨钢结构建筑与钢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举措与新思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会议现场,来自政府、协会和企业的23家单位围绕钢结构产业发展作了创新成果报告,其中中国二十二冶分享了《“快·绿·智”中冶钢结构好房子的未来建筑公式》及《钢结构数字化应用实践与探索》两项创新成果,并举办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产品展览,集中展示了全国多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与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中国二十二冶全方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布局,围绕钢结构“好房子”持续建设发力,装配式建筑就是重点方向之一。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模式,将标准化生产的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搭接和浇筑,在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让建筑工地变身“绿色车间”。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位于唐山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展示了其在绿色低碳、智能建造与装配式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内容包括模块化预制构件、钢混组合结构体系、减隔震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固废循环利用等创新技术,覆盖从部品部件到整体建筑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此外,国际化项目案例、七恒生态环控系统及智能化运维平台等技术也进行了集中展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装配式钢结构研发楼
在产业基地内的全装配式钢结构研发楼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预制率达90%,装配率达95%,仅用22天完成全部建设。通过应用BIM信息化技术、高性能围护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及智能化运维系统,项目实现了建筑垃圾减少80%、施工周期缩短50%、年减碳量150吨等目标。
“好房子”建设成为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行业实践的缩影,中国二十二冶通过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以具体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为建设绿色、智能、高效的“好房子”持续加码助力。
【纠错】 【责任编辑:索炜】-
新华全媒头条丨广东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新华全媒+丨农业强国怎么干?“施工图”来了!
- 新华视点丨“解锁”新场景 无人机产业助力打造智能生产生活
- 记者手记丨秸秆去哪了?
- 香港故事丨跨越千里的一堂国安课
- 新华每日电讯丨印象石嘴山:“五湖四海”映山河
- 全球瞭望丨克罗地亚专家:欧洲应把握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
微视频 | 大河长歌
-
体验大熊猫饲养员的一天
推荐阅读:
中国煤科天地华泰运营服务的山西省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成功
我国地热资源量约占全球1/6,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让地热能“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