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 利润分派率达75%

2025年03月24日 | 查看: 61126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

  油气当量产量515.35百万桶,天然气产量14004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7%,天然气全产业链盈利创历史新高,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达144%;加工原油2.52亿吨,煤油产量同比增长8.6%,PX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成品油总经销量2.39亿吨。

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 利润分派率达7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充换电、氢能、生物燃料、CCUS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建成加气站超千座、充换电站超万座。

  公司首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同时,董事会审议并通过新一轮回购授权议案。2021年至2024年,公司回购股份金额共人民币86.35亿元。

  

  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面对复杂经营形势和激烈市场竞争,中国石化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优化生产经营,全面统筹各板块效益运行,全方位推进区域协同优化,取得了良好经营业绩。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

  注重股东回报,首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和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预计2024年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同时,公司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首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董事会审议并通过新一轮回购授权议案,2021年至2024年,公司回购股份金额累计人民币86.35亿元。

  上游增储稳油增气,降本增效取得新进展。公司不断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在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渤海湾盆地页岩油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新兴、溱潼油田1.8亿吨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获自然资源部评审认定。全年油气当量产量515.35百万桶,同比增长2.2%,其中,境内原油产量254.00百万桶,同比增长0.9%;天然气产量14004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7%,天然气全产业链盈利创历史新高,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达144%。

  炼化业务以效益为导向,低成本应对市场变化。炼油方面,坚持产销一体运行优化,全力做大有效益的加工量,保持较高负荷率,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节奏,推进低成本“油转化”、高价值“油转特”,增产高端碳材料、特种油品等适销产品,加快基地建设,全年加工原油2.52亿吨,生产成品油1.53亿吨,其中,汽油产量同比增长2.6%,煤油产量同比增长8.6%。化工方面,以效益为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PX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持续推进原料多元化,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全年乙烯产量1347万吨,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8345万吨,其中出口量同比增长13.1%。

  成品油销售业务发挥一体化优势,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和网络优势,精准开展客户营销,高标号汽油销量持续增长,累计建成加气站超千座、充换电站超万座,推进氢能交通稳步发展,开拓境内外低硫船燃市场,船加油经营量世界第二,非油业务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全年成品油总经销量2.39亿吨。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收获新成果。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能源领域国家级科研机构,深层和超深层页岩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突破,动物疫苗白油、超高压变压器油等特种油品实现应用,全球首套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装置建成投产,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乙烯工厂建成投用,国内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示范项目成功建成。全年申请境内外专利9666件,获得境内外专利授权5550件。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锻造绿色竞争力。公司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绿色企业行动第二阶段计划,启动“万站沐光”行动,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比增长20.1%,甲烷回收量同比增长9.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9%。氢能、生物燃料、CCUS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成遍布全国的11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成功探路“京沪氢能交通走廊”。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2025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石化转型升级将拥有更广阔空间。公司将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加快转型升级,上游业务聚焦巩固资源基础,实现油气稳增长,炼油业务加快高端碳材料、可持续燃料、特种蜡等产品发展,油品销售业务在巩固市场地位的基础上,打造车用LNG业务中国第一品牌、做大做优做强充换电业务、示范带动氢能交通规模化发展、拓展易捷服务新业态,化工业务多措并举降低原料成本,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公司将加强科技攻关,推动人工智能与石化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公司将强化ESG管治,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全球利益相关方携手推动公司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下汤遗址:穿越新石器时代的人间烟火
      • 新华全媒+丨向“云端”,春发生
      • 记者手记丨毕业生春招市场里的就业“三变”
      • 经济参考报丨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步伐加速
      • 新华每日电讯丨无声合唱:演出前的36小时
      • 追光丨F1中国大奖赛,这些“中国式浪漫”藏不住了
      • 中东战地手记丨“这里本应是和平的、繁荣的、共存的!”
      • 来自博鳌的AI“请柬”
      • 一间报亭的记忆与情怀

              推荐阅读:

              在Harbor House转椅上,遇见风靡60年的设计

              第24届中国(胜芳)全球特色定制家具国际博览会暨第11届胜芳国际家具原辅材料展盛大开幕

              光影盛会——916第24届中国(胜芳)特色定制家具国际博览会完美收官

              港珠澳大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在珠海举行 林少春观摩演练并讲话

              “广州之夜”连续4年闪耀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纷纷点赞广州

              李玉妹主持召开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与广东改革开放40年专题展”在广州举办

              三明尤溪:启用馈线自动化技术 电网实现“秒级自愈”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精益“秋查”为电网“强身健体”

              新华网2023“双碳”创新示范案例征集启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