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成功让钙钛矿与铜铟镓硒两种材料叠在一起,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刊发在《自然·光子学》期刊上。
“如果把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比作单层蛋糕,叠层太阳电池便是多层蛋糕。”王睿打比方说,每一层半导体材料层都能“捕捉”特定波长的太阳光。因此它能吸收比“单层”电池更广泛的太阳光能量,更高效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从而突破单结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天花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睿团队选择将钙钛矿与铜铟镓硒(CIGS)这两种材料进行叠层研究。
制备叠层太阳电池,如同在微观世界里做蛋糕,是个手艺活。这块“蛋糕”不仅有15层之多,而且对每一层的厚度、均匀性都有严格要求。
2022年,王睿实验室启动两端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研发工作。经过一年多尝试,铜铟镓硒基底上的钙钛矿薄膜依然布满孔洞,无法形成致密光吸收层。2023年底,团队成员田柳文和王睿商量后决定,跳出之前一直使用同一种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的思维定式,在铜铟镓硒基底上尝试不同的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遭遇多次失败后,他们终于在电镜下首次发现,其中一个样品具有均匀致密的钙钛矿表面形貌。此后,王睿团队通过优化钙钛矿层以及其他层的制备工艺,在两端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上实现了快速突破,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攀升。
“这种柔性轻薄的叠层太阳电池,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其未来有望应用于建筑、汽车、飞行器、柔性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王睿介绍。(记者 刘园园)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新华全媒头条丨“冷”资源“热”起来 冰雪经济彰显发展新活力
- 新华全媒+丨高原震区迎春来——震后一月再访定日
- 新华鲜报丨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Travel”邂逅中国年
- 民生直通车丨中消协发布2024年消费投诉热点分析
- 港澳连线丨澳门春节假期观察:融汇、融通、融合
- 全球瞭望丨科威特专栏作家:特朗普的“吞并”狂想
- 文旅新探丨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0分钟对话30岁羽生结弦
-
小石头撬动大产业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新华全媒+丨我国超1.4亿台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