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白皮书。该白皮书由世界经济论坛“消费侧现代化能源转型”(“Modern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itiative)倡议牵头,与知识合作伙伴埃森哲联合撰写,深入探讨了中国工业领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清洁电力转型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皮书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其工业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的三分之一,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工业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电力的使用。预计到2060年,中国的工业用电需求将翻倍,且主要由可再生能源供应。
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工业领域清洁电力部署的两大主题:一是推动工业储能升级,二是扩大绿电消费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被视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性的关键,通过有序发展储能项目、创新商业模式和完善电力市场建设,提高储能设施的运营效益。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在扩大绿电消费规模方面,白皮书强调,优化绿电市场顶层设计、促进绿电跨省跨区交易和鼓励企业长周期绿电采购是推动工业清洁电力消费的重要措施。尽管中国绿电资源丰富,但当前绿电交易活跃度仍然偏低。2023年全年绿电省内市场交易量仅占省内交易总量的1.2%。白皮书呼吁通过协同推进绿证与绿电交易、完善电、碳、证市场衔接机制以及建立合理的输电价格机制,进一步提升绿电市场的活跃度和有效性。
尽管前景广阔,但中国工业清洁能源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资源可用性、经济性、专业性等限制因素。白皮书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创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机制建设等措施,克服这些挑战,推动工业清洁能源转型的顺利实现。
白皮书还提出了10项关键措施,涵盖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企业提供明确的转型路径和政策支持。这些措施包括引导工业储能部署、建设全国性的电力市场、推广绿电跨省交易、探索创新购电协议模式等。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推动工业领域清洁电力转型方面的努力备受瞩目。白皮书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正值COP29大会期间,再次凸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共识和努力。未来,中国将继续通过政策引领和市场机制创新,加速工业领域的清洁电力转型,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刘佳)
【纠错】 【责任编辑:张昊哲】-
新华全媒头条丨西部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观察
- 新华全媒+丨联合国糖尿病日说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 新华视点丨如何摆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局?
- 新华每日电讯丨广西:铆足干劲“拼经济”
- 文化新观察丨在“四普”现场,见证跋涉与热爱
- 民生直通车丨零材料申报、代评包过?这些职称骗局要小心
- 星空有约丨今年最后一次“超级月亮”16日凌晨现身夜空
-
“多车联动式掉头”你会了吗?
-
低空之城 “预”见未来
推荐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